12月10日,贵州肉牛产业发展专题研讨会在贵阳召开,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、厅长杨昌鹏主持会议,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张元鑫介绍贵州牛羊产业发展情况。来自中国畜牧业协会、中国农科院、中国农业大学、河北农业大学等院校、科研机构的专家齐聚贵州,共同研讨贵州肉牛产业发展。
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、全国畜牧总站原党委书记、站长 何新天。
贵州肉牛发展具有独具优势,肉牛产业发展基础好,草牧业发展自然条件优良。贵州肉牛发展要做好顶层设计,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布局,坚持养殖屠宰一体化发展。要建设好良种繁育体系、技术推广体系、冷链物流体系等,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,坚持实施品牌战略,更多地关注消费端,进一步开拓市场;利用大数据发展优势,推动智慧养殖,健全追溯体系,让贵州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肉牛供应基地。
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会长、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许尚忠。
中国牛肉市场广阔,市场需求量大,肉牛产业发展空间巨大。合理配置利用资源,运用健康养殖模式,保障发展可持续。贵州肉牛产业发展要建设技术支撑体系,打造人才团队,推动智能化养殖模式,实行规模化育肥,加强集中屠宰,打造出具有贵州茅台知名度和影响力的“贵州黄牛”品牌。
河北农业大学教授,中国牛业协会常务理事 孙少华。
贵州草山草坡多,非常适合牛羊产业发展,要在保持本地黄牛品种纯种繁育的同时,对其余外来品种牛进行杂交改良,加强公牛品质建设,提高繁活率,在乡镇建立畜牧技术战,加强对农户养殖指导,打造“以草定牛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。
河南农业大学教授、国家黄牛遗传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新庄。
贵州肉牛的发展,要结合贵州实际,制定相关规划,建设区域性的生物保种资源库。可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核心育种场,加强遗传改良,培育好后备母牛,加强母牛产期管理,确保母牛繁殖顺利,提高繁殖率。在贵州建立肉牛遗传改良团队,培养大批技术人员。
中国农业大学教授,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、农业部牧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玉柱。
建立草畜一体化,有利于产业的绿色发展和生态发展,同时建立牧草供给体系,由第三方业态规模化种植牧草,保障牧草供应及时顺利。产业发展需要标准化运作、标准化推进,制定种植、加工、饲喂、流通等环节的标准,开展标准化培训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,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(牛肉分割分级专家)孙宝忠。
肉牛产业发展需要完善产业链,做到特色化、精细化屠宰加工,做好产品分类分级,突出产品特色,同时要把产业形象塑造放在首要,多关注市场产品的走势和变化,以市场的角度和消费者的角度,从市场层级方面把产业形象树立起来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
编辑 唐怒娇 金忠秀
编审 刘莹